首页 >> 正文

2017年上半年楚雄州批发业发展缓慢

索 引 号:115323000151676045-/2018-1009002 公开范围:公开 生效日期: 主 题 词: 文  号: 著录日期: 发布日期:2017-08-09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标      题:2017年上半年楚雄州批发业发展缓慢



2017年上半年,全州批发业累计实现销售额216.53亿元,同比增长6.4%,增长速度低于全省9.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11位。

一、运行基本情况

(一)限额以上增长缓慢。上半年,全州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33.65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实现销售额130.15亿元,同比下降0.4%;限额以上产业个体实现销售额3.5亿元,同比增长19.6%。限上法人和产业个体增速差距较大,限额以上法人占比较大,对批发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二)两大重点行业增速持续下降,烟草占限额以上占比逐年拉低。从对我州影响较大的重点产业分析看:上半年,烟草和石油制品行业累计实现批发业销售额77.56亿元,占限额以上销售额的58%,其中 :烟草制品行业实现销售额62.75亿元,占限额以上销售额的47%,同比下降17.7%;石油制品行业实现批发业销售额14.81亿元,占限额以上销售额的11%,同比增长19.7%。从环比看,烟草制品业实现销售占全州限额以上销售额的47%,占比比去年同期下降10.4个百分点。从近几年看,烟草和石油两大行业占限额以上的占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这两个行业占限额以上的占比仍超过50%。

(三)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数稳步增加。至2017年上半年底,全州限额以上法人批发企业有81个,比1季度增加8个,比去年上半年增加17个,限额以上单位增加,为批发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累计增长速度呈现逐月下滑的态势。从全州上半年2—6月的批发业发展看,均呈现个位数增长,总体呈现开局较低逐月下滑的趋势,且各月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详见下图:

(五)批发业实现的增加值对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降低。上半年,全州批发业实现增加值33.3亿元,可比增长2.6%,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8.1%,占比比去年同期减少0.5个百分点。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经济结构单一,制约全州批发业的发展。上半年,烟草和石油行业累计实现批发业销售额占全部限额以上销售额的58%,占比与一季度持平。烟草行业占比较大,增速大幅下降,且降幅逐月扩大,直接导致全州限额以上批发业增速不高,逐月下滑。烟草和石油行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全州限额以上批发业的发展,这也是多年来影响全州批发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部分县市限额以上批发业总量小,限额以上产业个体拉动作用不明显。从分县限额以上法人批发业累计实现销售额分析看,楚雄市累计实现销售额98.28亿元,户均实现销售额3.28亿元;元谋县累计实现销售额18.24亿元,户均实现销售额1.82亿元;武定县累计实现销售额6亿元,户均实现销售额0.66亿元;禄丰县累计实现销售额1.61亿元,户均实现销售额0.23亿元;永仁县累计实现销售额1.42亿元,户均实现销售额0.28亿元;大姚县累计实现销售额1.36亿元,户均实现销售额0.27亿元;姚安县累计实现销售额0.93亿元,户均实现销售额0.16亿元;南华县累计实现销售额0.85亿元,户均实现销售额0.28亿元;牟定县累计实现销售额0.82亿元,户均实现销售额0.27亿元;双柏县累计实现销售额0.67亿元,户均实现销售额0.22亿元。从限额以上法人和产业个体分析看,限额以上法人实现销售额130.15亿元,占限额以上销售额的97.4%,同比下降0.4%;限额以上产业个体实现销售额3.5亿元,占限额以上销售额的2.6%,同比增长19.6%,限额以上产业个体增速较高,但总量小,拉动作用不明显。从分县限额以上产业个体单位数看,经济发展大县无限额以上产业个体现象较为突出,楚雄市、元谋县、禄丰县和永仁县这四县没有限额以上产业个体批发企业,经济总量较大县市没有限额以上产业个体现象较为突出。

(三)县(市)与县(市)间限额以上的发展不平衡,个别县市限额以上批发业上报销售额与该地区经济总量不相匹配。从分县限额以上企业发展情况看,除南华县同比增长16.1%和楚雄市同比下降6.7%外,其余8个县均实现20%以上的快速增长。剔除烟草批发企业影响的因素外,增长速度最高的与最低的增速差距达30.9个百分点,县与县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分县限额以上经济总量看:个别县市限额以上批发业上报销售额与该地区经济总量不相匹配。上半年,禄丰县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61亿元,实现销售额位于全州10县市的第六位,低于楚雄市(98.28亿元)、元谋县(18.24亿元)、武定县(6.53亿元)、大姚县(2.15亿元)和姚安县(1.98亿元)等5个县。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各司其职,高度重视批发业的发展。各县市高度要重视辖区批发企业的发展,摸清家底,搞准摸实情况,各县市根据辖区批发业发展的情况,制定加快批发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明确并细化责任,落实到人,最终做到该行业有政策重点扶持,有部门负责落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长效发展机制。

(二)进一步加大批发企业的主体培育和扶持的力度。行业主管部门在督促、引导好现有限额以上企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成长型和新建企业跟踪监测工作,及时将成长性好、条件达限的企业纳入限额以上统计,进一步优化名录库结构,逐年稀释烟草和石油行业在限额以上销售额中占比,优化批发行业结构。

(三)各县及各有关部门要身体力行,深入企业,做好政策宣传,落实帮扶措施。对县市间发展差距大、部分县市长期发展较慢或多年保持快速增长、月度间数据波动较大、行业经济总量与地区经济总量严重不匹配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县一策、一企一计,引导批发企业健康发展。

(四)严把数据质量关,加强企业调研、监测和预警研判。加强对调查对象统计数据质量的业务指导,确保源头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完善企业监测工作,及时掌握部分企业月度间波动异常现象,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问题,及时分析研判,提出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