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项目建设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至关要,近年来,牟定县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着眼未来发展,在项目建设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总结、思考,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水平。
一、认清形势,对标看齐
项目建设是推动发展,促进增长最有力的支撑。特别是近十年来,成绩显著,首先看几个对比。据统计,2021年同2011年相比,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5.78亿元增加到92.9亿元,增长2.6倍,年均增长13.7%;三次产业结构由28.7∶33.8∶37.5调整为22.8∶44.2∶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3亿元增加到4.21亿元,年均增长1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8.66亿元增加到19.4亿元,年均增长8.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从26.21亿元增加到140.6亿元,增长4.36倍,年均增长1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93亿元增加到15.39亿元,年均增长2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4亿元增加到34.6亿元,增长4.41倍,年均增长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056元增加到43096元,增长1.53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986元增加到13847元,增长2.47倍;城镇化率由25.41%提高到43.42%,提升了18.01个百分点。
今天,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阶段,在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关键时刻,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
——从综合实力发展势头看。2021年,牟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9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全国增速(8.1%)4.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增速(7.3%)5.3个百分点,高于全州增速(11.2%)1.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129个县市第14位。增幅居全州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41亿元,同比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30.7亿元,同比增长8.4%,全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2.8:44.2:33。全县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全县人均GDP为62532元,比上年增加11535元,增长15.4%。全州人均GDP为66893元,比上年增加10460元,增长12.5%。全省人均GDP为57686元,比上年增加7387元,增长7.5%。
——从工业经济发展变化看。2021年,牟定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1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速比全州(12%)高8.8个百分点,比全省(8.8%)高12个百分点,比全国(9.6%)高11.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州第4位。
——从经济建设发展势头看。2021年,牟定县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34.6亿元,可比价增长11.4%,增速位居全州第1位;实现增加值22.03亿元,增长9.1%,增速位居全州第1位。县内15户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完成总产值69.98亿元,同比增长44.9%,增速比全州(38.1%)高6.8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52262万元,增速居全州第3位。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比全州16.4%高1.9个百分点,比全省4%高14.3个百分点,比全国4.9%高13.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州第2位。
通过发展我们更加坚定地认识到,项目决定一切。近年来的生动实践,经济的逆势增长,说明把“大干项目、干大项目”作为核心任务的决策是正确的。经济发展中,项目是产业的支撑、投资的载体,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我县近年来的发展轨迹表明,只有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节点,才能抓住发展的牛鼻子,才能找到工作落实的突破口,才能在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认清形势、正视问题
从以上对比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在经济工作和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产不优。2021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2378万元,占GDP比重达22.8%,高出全国15.5个百分点、全省8.5个百分点、全州3.4个百分点,在全州十县市中仅低于姚安(31%)、大姚(27.5%),但是农业生产仍处于一种粗放增长的状态,大而不优,初级化特征明显,缺乏现代农业的支撑基础。与二三产业相比,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较弱。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更多考虑产品数量“够不够”的问题,没有注重产品质量带来附加值问题,对生产活动和环境中蕴含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价值挖掘还不够。
二是二产不强。2021年,牟定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10328万元,占GDP比重为44.2%,比国家高4.8个百分点,比全州高2.2个百分点,在全州十县市中位列第5位,与比重最高的楚雄市(52.7%)低8.5个百分点。目前县内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少,优质规模工业企业数量更少,企业多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铁矿、铜矿等传统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进度慢,风电、光伏、砂石开采等资源型企业比重大,缺乏高科技型企业与深加工产品。虽然我县的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风电、光伏的贡献,其他工业经济实体仍比较弱,带动能力不强。加之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不齐,签约项目迟迟无法落地,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还不明显,缺乏大企业、大项目、大投资带动和支撑。
三是三产不活。2021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6516万元,占GDP比重33%,比全国低20.3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7.4个百分点,比全州低5.6个百分点。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基础薄弱,宾馆酒店、餐饮服务、批发零售行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牟定常住人口为149437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2.58%,自身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能力不足。同时,位于滇中的物流优势还没有形成产业,餐饮、公路运输、邮政业等部分服务行业指标全州倒数,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发挥。
四是建筑企业实力不强。牟定县15家资质建筑企业仅有4家为二级资质,全县建筑企业仍然以三级资质为主导,建筑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导致我县建筑业企业对外招投标的竞争力弱,在大工程、大项目的承揽上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对外承揽工程多为小型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发展形势严峻,竞争压力大。加之前几年我县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较多,完成产值也多,导致我县建筑业总产值基数较大,建筑业总产值增长受限。
五是投资形势不容乐观。2021年,牟定县投资基数居全州第5位,排名在楚雄、禄丰、元谋、姚安之后。2022年随着楚姚、楚大高速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牟元高速施工进度缓慢,滇中引水项目建设工期长等因素影响,加之全县项目不多、上亿元项目少,投资方面的后劲乏力。
三、扎实苦干、奋进跨越
当前,牟定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抢抓全国和省州重大发展机遇,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大干项目、干大项目”,努力构建“6+3”产业体系,实现富民、兴企、强县。
(一)围绕特色农业产业,抓实农业农村项目。一是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腐乳、生猪、肉牛、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食用菌“八大”绿色产业,建立农业产业链“链长制”,抓实“双链双绑”利益链接机制,构建“远抓畜牧、林果,近抓粮烟、蔬菜、花卉、药材、食用菌”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高质量推进牟定腐乳产业发展,带动油菜繁种基地和黄豆、辣椒、花椒等原料基地建设,提升“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县”成效,把牟定腐乳培植成为“一县一业”骨干产业。
(三)围绕自身优势,加快工业项目建设。一是培植壮大绿色能源业。实施一批以太阳能、风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和节能环保项目,使牟定成为楚雄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二是培植壮大冶金矿产制造业。大力挖掘释放牟定矿产资源富集的发展潜力,加快推进石墨矿、钒钛铁矿、稀土矿开发,把冶金矿产制造业培植成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三是全力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加快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挥园区集聚带动功能,促进相关产业和企业向园区集聚。
(四)围绕挖掘潜力,培强壮大第三产业。一是加快商贸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扩大商贸物流产业规模,逐步构建与州内外接轨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把牟定建设成为滇中重要的物流节点,承接广通、楚雄的物流集散地。三是培强壮大文化旅游康养产业,依托“彝族左脚舞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化佛山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生态产业旅游资源和交通便利等优势,稳步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项目建设是夯实基础、提升形象的有效途径。只有集中力量建成和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才能不断提高全县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进而不断夯实跨越发展基础。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信息科
地址:楚雄市鹿城东路281号 电话:0878-3389601 网站标识码:5323000023
滇ICP备20005621号
楚雄州公安局备案号: 53230102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