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双柏县持续巩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实施惠企政策,不断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发展,消费市场进一步恢复,保持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增长平稳。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78.7万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排全州第5位,比全省(3.6%)高8.7个百分点,比全州(8.8%)高3.5个百分点。
(二)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城镇市场增速快于乡村。从城乡市场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04.6万元,同比增长14%;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74.1万元,同比增长9.4%。一季度,乡村市场同比增速快于城镇市场4.6个百分点。
(三)商品零售餐饮收入同步增长。从消费形态来看, 餐费收入增长快于商品零售。一季度,全县商品零售实现39834.5万元,同比增长11.3%,占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餐饮收入实现8744.2万元,同比增长16.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
(四)从商品类别看,生活必需品、服装、鞋帽类支撑有力,建筑及装潢材料类表现亮眼。全县限额以上11大类商品零售类值实现全面增长,一季度完成零售额8468.8万元,同比增长30.9%。从具体类别看,满足居民膳食需要的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支撑有力,全县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零售增长32.7%,烟酒类零售增长31.2%,饮料类零售增长27.6%;服装、鞋帽类零售增长29.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表现亮眼,增长40.3%。
(五)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个行业均保持增长态势。一季度,双柏县批发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19424.8万元,同比增长15.5%,增速高于全州(13.5%)2个百分点;零售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76554.4万元,同比增长9.5%,增速高于全州(6.6%)2.9个百分点;住宿业累计实现营业额2694万元,同比增长16.5%,增速高于全州(10.8%)5.7个百分点;餐饮业累计实现营业额13879万元,同比增长10%,增速高于全州(9%)1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商品零售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一季度全县限额以上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和建筑装潢材料及家具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4768.5万元和1797.4万元,分别占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的37.6%和14.2%,两个行业占比达51.8%,直接影响全县消费市场走势。
(二)限上企业发展创新能力弱,增速难以实现预期。老企业发展壮大艰难,销售额和营业额要有明显增加极难实现;新纳入限上统计的企业贡献率不如预期,因部分新入库企业营销额只是刚好达到纳入限上统计标准,企业规模偏小,对销售额和营业额贡献不如预期。
(三)在库企业自身发展优势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是采购成本持续攀高。用工成本上涨,职工工资待遇持续提高,社保、医保等费用相应增加,利润空间受“多重挤压”,导致企业生存空间缩小。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人才和技术匮乏的问题,大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三、对策建议
(一)做多增量,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一是抓实精准月度入库。积极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商务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摸清当年新增注册企业情况,梳理、筛选出能够达到限额标准企业,及时按月入库。二是抓实产销分离。积极探索生产性企业“主辅分离”,促进全县制造业、农业与批零住餐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做大存量,扶持壮大限上单位。为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确保限上单位零售额持续稳定增长。加强企业全过程监管服务,做好惠企政策宣传和落地,助力企业纾危解困,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增长。鼓励扩大网络销售。
(三)做优变量,补齐发展短板弱项。一是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龙头示范产业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县城综合服务能力,缩小乡镇之间发展差距,以县域商业发展带动乡村消费,继续畅通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商品下行通道,补齐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等基础设施短板。二是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抓实限上企业的新增培育、指导企业挖潜增量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抓好上报数据支撑资料的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要求企业做会计账,确保数出有据。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信息科
地址:楚雄市鹿城东路281号 电话:0878-3389601 网站标识码:5323000023
滇ICP备20005621号
楚雄州公安局备案号: 53230102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