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2年楚雄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索 引 号:115323000151676045-/2023-0206001 公开范围:公开 生效日期: 主 题 词: 文  号: 著录日期: 发布日期:2023-02-06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标      题:2022年楚雄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2022年,在州委、州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经济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要求,积极应对疫情频发压力,全力推动了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稳步发展,再现生机活力。

一、总体运行情况

(一)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经营规模逐年扩大,营业收入持续稳步增长。2022年全州有98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涉及10个行业门类、19个行业大类,企业户数由2021年的90户扩大到2022年的98户,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64865.6万元,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上月加快了4.1个百分点。

(二)纳入GDP核算的重点服务业增长较快。2022年全州纳入GDP核算的74户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5756.3万元,占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达37.8%,同比增长23.1%,增速较上月扩大了11.5个百分点。

(三)10县市纳入GDP核算的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实现良好的增长态势。10县市规模以上参与GDP核算的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双柏、姚安、大姚和元谋4个县增速高于全州平均增速,分别增长36.7%、34.8%、71.7%和59%;南华(9.6%)实现个位数增长,其余5县市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四)重点行业支撑显著,多个行业实现快速增长。2022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8个重点行业中有6个行业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实现营业收入25669万元,同比增长26.9%,低于全年目标(27%)0.1个百分点;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实现营业收入19269.3万元,同比增长25.8%,高于全年目标(13%)12.8个百分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本年新入库1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54.7万元,填补了该行业空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0946.9万元,同比增长22.4%,高于全年目标(22%)0.4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758.1万元,同比增长19.1%,高于全年目标(18%)1.1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2965.6万元,同比增长36.4%,高于全年目标(24%)12.4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27832.6万元,同比增长8.2%,低于全年目标(24%)15.8个百分点。

(五)升规达限工作效果明显。2022年,在各级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推动下,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月度入库了5户,年度入库了24户企业,共计入库29户,比2021年的月度(1户)和年度(12户)增加了16户,达规工作成效显著。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一)受新冠疫情影响,服务业持续发展困难。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州98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仅有8户,占全州规上企业总数的比重仅达8.2%;8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营业收入增速均出现负增长;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业务量下滑萎缩,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客流量大幅减少等因素,企业持续发展困难较大。

(二)部分行业欠款回收难。8个重点行业中的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存在工程项目完工后无法及时履约回款,欠款资金到位率低,加上业务量大幅缩减,导致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缓慢。

(三)行业分布户数较少,代表性不强。全州98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按行业门类分布在10个行业中。其中: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户数最少,均仅有1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均有4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均有5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3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8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户;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7户。由于分布在各行业的企业户数较少,造成只要该行业经营活动出现波动或异常,就会影响该行业增长速度大起大落,无法真正反映该行业实际发展趋势。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要压实行业主管部门促行业发展责任,结合国家、省、州稳增长政策措施,制定行业发展落实细则,落实助企帮扶责任,推动规上服务业健康稳步发展,把各项工作责任列入大比拼考核,调动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继续执行服务业企业升规达限奖励措施,调动企业入库积极性。

(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企业户数较少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培育力度,多措并举挖掘和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培强做大,为规上服务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三)扎实推进清欠工作落实落细。针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企业存在应收账款回款难现象,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及时收回款项,并建立防范和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持续有效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