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楚雄市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重点产业和企业支撑有力,确保了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态势得以持续保持,在全州稳增长的压舱石、顶梁柱作用发挥明显。
一、特色亮点
一是经济总量支撑有力。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9.01亿元,占全州的35.8%,为全州GDP增长作出了41.2%的贡献,拉动全州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GDP同比增长5.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州0.2、0.6、0.7个百分点,排全州十县市第3位,是近年来季度增幅县市排位最好的结果。
二是支柱产业贡献较大。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占全州工业总量的46.3%、占全市GDP总量的37.6%,成为楚雄市乃至全州稳增长不可撼动的主打力量,工业招商、园区经济发展后劲较足。
三是部分指标增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不变价增加值、住宿业营业额等13项支撑GDP核算指标增速居全州前三位,对稳增长贡献积极,拉动GDP增长近3个百分点。
四是三产持续恢复增长。第三产业增长5.4%,较上年同期提高了7.2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加快了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4.5%,比上季度提高了3.5个百分点;金融业增长4.9%,比上季度提高了0.8个百分点;其它服务增长6%,比上季度提高了4.1个百分点。
五是消费实现稳步向好。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93亿元,占全州总量的35%,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
六是财政金融平稳增长。完成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65亿元,增长6.9%。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5.5%,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2.1%。
二、存在不足
(一)工业增速呈现放缓趋势。和上年同期相比,工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下降了2.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一季度回落了1.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电力行业增速下降明显;二是绿色硅产业上年同期已有基数,增长有所放缓;三是医药行业仍未走出低谷。
(二)第三产业整体支撑乏力。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期相比,虽实现了扭负为正,但与楚雄市作为州府所在地和三次产业结构匹配度低,对全市经济总体支撑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行业增长乏力,第三产业包含的14个常规门类中,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出现负增长且影响较大;二是消费复苏缓慢,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一季度虽提高了3.7个百分点,但还差全州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三是商贸四行业中,占大头的批发业、零售业增速排名靠后,限额以上企业普遍增速较低,难于支撑全行业较好较快增长。
(三)基础指标发展不平衡。一是注册地总专包企业总产值、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批发业商品销售额以及商品房销售面积等14项指标增速低于全州平均水平。二是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商品房销售面积等12项指标增速在全州排名靠后。三是规模以上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公路运输总周转量等16项指标增速较一季度有回落。
三、下步措施
(一)久久为功稳工业。继续落实工业强市战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专班服务推进宇泽、晶科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释放产能,形成新的支撑。加快补齐高新区工业短板,力促云甸工业园区开发和招商项目落地建设,进一步抓实工业企业的“升规 纳统”培育工作,努力培植支撑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强化措施提三产。认真筹备并举办好火把节,开展广泛的文体活动,组织举行招商引资推介和房交会、特色商品展销、车展等活动,千方百计促进消费,以假日经济、节庆经济、旅游经济助推三产加快复苏发展。
(三)积极培育新增量。抓住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取得的成果,全面摸清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积极动员开展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培育一批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商贸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和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同时研究创新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开展产销分离、工贸分离工作,通过新增量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信息科
地址:楚雄市鹿城东路281号 电话:0878-3389601 网站标识码:5323000023
滇ICP备20005621号
楚雄州公安局备案号: 53230102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