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楚雄州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脱贫攻坚为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努力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上半年全州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农村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农业生产特点
(一)农村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2.7亿元,增长5.5%;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0.9亿元,增长5.5%。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1位。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实施。全州按照“稳粮、强畜、促特、兴果、融合”的基本思路,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不断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良好态势。
1.小春粮食再获丰收。上年蓄水充足,灌溉得到保障,夏收粮食作物再获丰收,全州种植面积达158.6万亩,增长0.4%;产量达30.4万吨,增长2.2%;平均亩产191.8公斤,增长1.8%。其中谷物产量达18.3万吨,增长0.8%,确保了口粮绝对安全。
2.畜牧业总体向好。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重视畜牧业发展工作,积极促进规模养殖及龙头企业培育,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全州季末生猪出栏增长6.9%,牛出栏增长6%,羊出栏增长7.2%,家禽出栏增长6.7%,仍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支柱。
3.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种植业粮经比例由上年同期的59.5:40.5调整为59.1:41.0,经济作物比例持续提升。其中:全州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导向,抓实冬早蔬菜和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上半年蔬菜种植面积达69.6万亩,增长4.1%,产量达118.5万吨,增长6.0%,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撑;鲜切花种植优势明显,产量达8046万枝,增长22.2%;中药材种植稳中有进,产量达3653.7吨,增长11.9%。
4.果业经济持续发力。上半年水果生产主要以园林水果为主导,产量占水果的比重达58.3%,比上年同期提升5.3个百分点。园林水果产量达5.3万吨,增长21.5%。
5.加快推动三产融合。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推进“互联网+”农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接二连三”融合互动发展格局。据测算,上半年全州实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制造产业增加值67.1亿元,增长8.8%。
(三)支农惠农资金保障有力。据州农业局提供资料,上半年各级支农惠农资金合计9018.28万元,其中: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5850.18万元,农业保险中央财政第二笔保险费补贴资金217.7万元,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04万元,农业保险省级财政保险费补贴资金611.45万元,州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234.95万元。
(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楚雄调查队提供资料,上半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48元,增长9.8%,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增幅列全省第4位。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种粮收益偏低。与二、三产业相比,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较低,特别是夏粮生产,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留守者多为老弱妇孺,部分农业生产者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受传统种养殖习惯影响较深,对农业生产实行粗放经营,丰歉由天,难以实现高产高效。
(三)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业效益不稳。现有农业生产基础硬件设施规模不大、投入不足,信息服务等“软环境”条件薄弱,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模式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显现,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
(四)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尚在培育。近年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初加工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但发展水平受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制约,且呈点状分布,带动农民受益面仍然较窄。同时,深化农村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还任重道远。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活用政策调动生产积极性。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用好、用活、用足,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农业,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通过项目整合,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现代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二)创新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流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利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推广平台,示范带动农民增收,提升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三)科技带动助推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应用现代科技在通讯和信息传输方面的优势,及时将农业信息、农产品价格趋势和气候灾害预警信息等发送给农户和养殖户,力求通过多种方式让农户和养殖户更快得到市场趋势和灾害信息,能更早做出对应调整,减少损失,达到利益最大化。
(四)打造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整合各类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产量上规模、质量上品牌,切实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形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信息科
地址:楚雄市鹿城东路281号 电话:0878-3389601 网站标识码:5323000023
滇ICP备20005621号
楚雄州公安局备案号: 53230102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