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州上下紧紧围绕州委九届二次全会、州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州人民政府自加压力提出的政府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稳增长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突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重点,及时出台州27条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完善经济运行“五个主题”制度,着力抓好“四稳”工作,突出打好“四大攻坚战”,切实抓好“构二破三”、“调二提三”和“510”、“810”工作,通过全州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上半年全州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从生产方面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上半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412.76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全省(9.5%)的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9%)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9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6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7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
1.农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1亿元,同比增长5.5%,比上年同期(5.9%)回落0.4个百分点。小春粮食喜获丰收,产量达30.4万吨,增长2.2%;大春栽种面积达275.96万亩,增长0.5%,烤烟长势良好;畜牧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实现肉类总产量22.88万吨,同比增长6.6%。库塘蓄水好于上年同期,截至6月28日,全州库塘蓄水达6.28亿立方米,同比增加0.36亿立方米。
2.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50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高于全省(9.9%)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6.5%)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非烟工业增加值71.90亿元,增长23.1%;烟草工业增加值36.59亿元,下降4.4%。分行业看:十四个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呈“十增四降”。“十增”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3.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0.6%),医药制造业(29.5%),汽车制造业(22.5%),农副食品制造业(16.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5.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4.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7.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7.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3%)。“四降”的行业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8.3%),煤炭开采及洗选业(-11.1%),烟草制品业(-4.4%),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8%)。
3.第三产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7亿元,增长10%,是近四年上半年中的最高增速(前三年的上半年分别增长7.7%、8.1%、8.9%)。服务业企业发展良好,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2 户,比去年同期增14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和产业个体单位665户,比上年同期净增149户;旅游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州实现旅游总收入161.49亿元,同比增长86.65%;金融业快速增长,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71.18亿元,同比增长14.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00.62亿元,同比增长8.6%。
(二)从需求方面看,投资与消费需求共同发力
1.投资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州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80.35亿元,同比增长16.5%,高于全省(16%)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37.1%)回落20.6个百分点。投资总额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1.48亿元,下降35.1%;第二产业投资75.8亿元,下降18.9%;第三产业投资363.08亿元,增长42.5%。分房地产和非房地产看:房地产开发投资60.03亿元,增长28.1%;非房地产开发投资420.32亿元,增长15.1%。
2.消费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61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全省(12.4%)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12.5%)持平。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44.42亿元,增长12.6%;乡村实现零售额15.19亿元,增长10.8%,城镇增速高于乡村1.8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7.26亿元,增长11.5%;商品零售142.35亿元,增长12.6%。
3.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据州商务局统计,上半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9%,比上年同期(1%)提高25.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2.24亿美元,增长27.9 % 。
(三)从发展质量看,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升
1.财政收支快速增长。据州财政局统计:上半年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55亿元,增长17.2%(省转换口径增长19.9%,高于全省11%的8.9个百分点)。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30亿元,增长19.6%,比上年同期(16.1%)提高3.5个百分点。财政对教育、节能环保、社保就业等事关民生行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分别增长40.4%、27.7%和19.2%。
2.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上半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
3.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楚雄调查队统计:上半年,全州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5200元和4648元,分别增长8.7%和9.8%。
(四)从结构调整看,结构在改革调整中优化
全州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快了“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的落实。一是去产能成效显著,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作为去产能重点的煤炭、生铁、粗钢、水泥和平板玻璃,今年上半年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比减产45.5%、9.02%、10.25%、57.47%和59.48%,淘汰落后产能减产幅度显著扩大。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均下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87.70万吨标准煤,下降4.3%,单位增加值能耗0.81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3.7%。二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平稳增长,待售面积减少,去库存成效显著,截至6月末,全州商品房销售面积123.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6%;商品房待售面积29.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5%。三是产业结构在调整中进一步优化,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3.2:36.8:50调整为今年上半年的12.3:37.6:50.1。
二、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全州经济虽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要在去年低开高走各项指标快速增长的高基数上保持较快增长压力较大。从上半年完成情况看,支撑GDP的部分基础指标没有完成时序进度,与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
(一)投资快速增长的压力较大
一是重点项目推进慢、大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少。同时已形成投资的项目入库滞后不及时。二是工业投资、产业投资、民间投资不足,均为负增长,分别下降18.9%、16.1%、3.9%。分别占全州投资的比重为15.8%、32.8%、35.3%。三是县市之间发展的差距大,特别是占比较大的楚雄市仅增长11.2%,禄丰县负增长16.9%,对全州的影响较大。由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投资增速回落,与省、州下达的目标任务差距较大。
(二)工业较快增长的后劲不足
一是工业结构单一,总量不大。支撑工业发展的大项目严重不足,新纳规企业的规模较小。占比较大的烟草制品业持续下降、非烟工业回落共同影响全州工业增速。二是工业投资持续下降,新动能拉动力较弱,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三是工业产品价格上涨的势头减缓,价格上涨推动工业增长的趋势不可延续,资金、土地、用工成本走高,工业企业经营面临较多困难。
(三)消费持续增长的潜力不强
一是消费内需持续增长乏力,由于我州商贸企业“散、小、弱”,发展后劲不足,商贸流通业传统业态居多,缺少规模大、效益好、档次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主要依赖于居民日常消费和餐饮服务,同时,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消费品市场整体发展后劲不足。二是批发业结构不优,增长缓慢。上半年全州批发业销售额仅增长6.4%,低于全省9.2个百分点,批发业增加值仅增长2.6%。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为零增长,主要原因是占比较大的烟草销售额(占47%)同比下降17.7%对其影响较大。
三、下步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紧盯目标任务,千方百计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因此,要对照全州经济工作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全面压实责任,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认真抓好经济运行研判、预警、应策、推动、问效“五个主题”制度的落实,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认真谋划,精准施策。同时,要加强对省、州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效果和支撑GDP核算基础指标的跟踪监测,“对标对表”开展“挂图作战”。加快“2+5+3”重点产业建设,抓好企业升规达限工作。
二是针对全州部分经济指标与工作目标差距较大的实际,各责任部门要履行好行业的工作职责,压实责任补差距,同时要增强发展信心,确保实现三季度功九成、四季度大收官,千方百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咬住投资和工业不放松,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抓实投资。要集中精力抓项目,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可能多地形成实物量和投资量。要把握好时间节点,完善项目入库报件材料,及时将项目申报入库,按时序进度反映投资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促重大项目落地,尽快释放项目增长动能。
二是抓牢工业。要强力推进工业稳增长,千方百计竭力遏制烟草制品业增加值下滑势头,减小“负拉动”作用。加强对非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动态,针对存在较大困难的企业,要找准症结,精准帮扶,因企施策。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兴产能,提升传统产能,切实降低成本,补齐短板,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力促全州工业经济较快发展。
三是力促消费。加大对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分类指导,因企施策,充分挖掘现有企业的存量和潜力。充分发挥限额以上企业在商贸流通中的带动作用,千方百计做好烟草销售降幅收窄工作的同时,抓好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的培育工作,特别是要加大批发业企业的培育,通过发展壮大批发业企业,逐步降低烟草销售额在批发业中的占比,调优批发业结构,从而实现批发业的较快增长。
(三)千方百计提高数据质量,客观反映全州的经济发展实际
强化实事求是依法统计,守住数据质量底线。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州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数据真实可信,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严格执行统计制度,规范统计管理,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做到实事求是、依法统计、科学统计,应报尽报,应统尽统,客观、真实、充分反映全州经济发展情况,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信息科
地址:楚雄市鹿城东路281号 电话:0878-3389601 网站标识码:5323000023
滇ICP备20005621号
楚雄州公安局备案号: 53230102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