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全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经济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着力巩固和培育服务业增长点,全州服务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一、服务业运行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总量快速增长,增加值占比超过40%。2017年全州服务业(即第三产业,下同)实现增加值400.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个百分点。
(二)增速高于全省,高于全国。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幅高于全省(9.5%)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8.0%)2.6个百分点。
(三)重点行业拉动作用显著,助推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稳步提升。1—12月,全州49户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2亿元,同比增长35.37%。
按门类划分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户数较为集中,贡献突出,拥有企业23户,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在全州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户数中的占比达到46.93%,营业收入占全州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65.44%。
楚雄州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门类汇总表
(2017年1—12月)
指标 |
门类 代码 |
单位数(个) |
营业收入(万元) |
||
1-本月 |
增长速度(%) |
||||
总计 |
49 |
59159.80 |
35.37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L |
23 |
38475.20 |
35.89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O |
14 |
8929.40 |
36.81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R |
12 |
11755.20 |
32.67 |
|
(四)重点企业对规上服务业贡献大。1—12月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在亿元以上的有7户,在整个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达62.30%,电信、交通类企业的贡献是最大的,同时增速也相对较为稳定。
(五)服务业投资较快增长,发展后劲显著增强。2017年以来,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持续提高。2017年,全州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为921.45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71.41%,比2016年提高4.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2017年房地产业投资120.47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投资分别增长86.8%、50.2%和48.6%。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行业发展不均衡,制约全面发展
全州10个县市有规上服务业企业108户。从行业结构看,各个行业间发展差距较大,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信息技术、科学研究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占比较小。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1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3户),共44户,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的38.58%;2017年以上两大行业门类共实现营业收入15.18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38.57%;而个别行业企业少,营业收入比重小,比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户),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6户),教育(7户),三个行业共计24户,仅占14.33%,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14.32%。由于规上服务业行业间发展不均衡,部分行业内个别较大的单位对所在行业的影响力过大,容易出现趋势性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客观反映行业发展全貌。
(二)县域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
在10个县市中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全州增速的有6个县市。县市间发展差距明显,44户企业集中在楚雄市,实现营业收入27.54亿元,占全州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69.98%;永仁县1户,实现营业收入0.08亿元,仅占0.21%,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依然偏少,发展不足,在库企业缺乏发展稳定性。
从行业结构分析,传统服务业比重高,新兴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低,整体竞争力不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型消费服务业占主导地位;高附加值、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专业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企业个数不多,发展相对滞后。从进退库情况看,全年入库企业22户,退库企业9户,规上服务业企业仅净增19户。规上企业培育力度依然不够,同时,对在库企业的扶持和牵引还不到位,相关服务业发展政策落实程度不足和实施效果不佳的情况仍然存在。
(四)企业经济效益偏低。
与全省其他地市州比较,我州规上服务业企业单位数依然偏少,企业平均规模和经济效益仍不够理想。1—12月,营业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仅7户,占整个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户数的14.28%,千万以上的企业只有30户。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大力发展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为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应加大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力度。企业数量增长可以消除企业所承接的业务不确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各行业主管部门应积极培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修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补空白行业,扩大行业规模。
(二)加大在库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在库企业的政策、税收等方面扶持力度,支持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特别是对部分传统服务业,要多部门联动,形成政策合力,逐步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三)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升规入统工作,促进区域均衡化发展。狠抓服务业企业升规入统工作,做到应统尽统,充分发挥规上服务业及限上企业培育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加强工作协调,强化联动机制。积极营造企业升规入统的良好环境,完善措施,丰富手段,力促未达标企业尽早达标,达标企业尽快入统。二是建立服务业企业排查和筛选工作机制。在保存量、促增量的同时,力促达标企业及时升规入统。三是加强融资政策的指导服务。对升规入统的法人企业,政府应在融资担保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保障企业顺利融资,助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增强发展带动性。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发展政策,合理优化适宜楚雄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做好做实创新创业、科技与金融双融合等重点领域发展,大力支持优势产业企业的研发项目,加快科技转化和应用。继续加大本地科技服务型人才管理和培养力度,落实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为加速科技产业发展助力强基,提升整体发展主动性。
(五)强化政策支持,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强化扶持性政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鼓励规上服务业企业参与政府定点、集中采购等服务竞标,各级财政资金补助涉及服务业项目发展领域的,项目申报单位原则上为规上服务业企业,特别是在全州影响力大、带动性强、业态先进、投资规模大的规上服务业企业,一定要给予力度更大作用更强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切实提升规上服务业企业经济效益。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信息科
地址:楚雄市鹿城东路281号 电话:0878-3389601 网站标识码:5323000023
滇ICP备20005621号
楚雄州公安局备案号: 53230102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