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楚雄州积极贯彻落实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等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新消费不断孕育成长,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消费市场运行总体情况
(一)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增长速度高开稳走。2017年,楚雄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99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与去年持平,在全省16个州市中位居第1位,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全年累计增速分别为12.4%、12.5%、12.5%和12.5%,四个季度呈一马平川的稳走态势。
(二)商品零售支撑全局,餐饮收入较快增长。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是支撑楚雄州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占楚雄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0%,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285.49亿元,同比增长12.8%。随着农家乐、民宿等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快餐、外卖等大众餐饮消费的兴起,楚雄州住宿餐饮企业借势提档升级,规范整顿,餐饮市场回暖明显。全年实现餐饮收入50.50亿元,增长10.7%。
(三)城镇乡村协调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随着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政策的深入推进,乡村后发优势突出,消费增长较快。从销售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4.32亿元,同比增长12.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1.67亿元,同比增长11.5%,随着乡村市场蓬勃兴起,城乡市场呈现协调同步发展态势。
二、消费市场主要亮点
(一)新兴消费引领消费潮流。一是时尚产品消费成为消费领域的新热点。在限上批零单位中,文化用品类实现零售额1.78亿元,增长34.5%;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零售额0.24亿元,增长18.5%;时尚家具类商品实现零售额0.51亿元,增长23.1%。增速分别高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22个百分点,6和10.6个百分点。二是保健药品消费趋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更加注重身体保健。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49亿元,增长23.1%,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出10.6个百分点。
(二)电子商务助力零售增长。2017年,楚雄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43亿元,同比增长71.0%,增幅比限上批零业零售额高50.5个百分点,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51个百分点。
(三)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大众消费呈现出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转变。一是粮油食品、服装类等基本生活用品增速逐年下降,低于全州商品零售22.7%平均水平,仅增长13.5%和12.8%。二是居住类商品持续热销,建筑装潢类的商品零售额累计增长42.2%。三是传统高端酒店力促转型开始回暖,大众特色餐饮人气旺盛,楚雄州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餐饮收入10.28亿元,累计增长31.1%。四是汽车零售增长稳健,在汽车消费政策拉动下,汽车零售较快增长,2017年楚雄州累计实现汽车类零售额37.23亿元,增长19.6%
(四)县域竞相发展,商业格局趋向均衡。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商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州商业布局总体趋向均衡。城区具有消费人口优势,各种新兴业态彰显活力;县域依靠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增长保持良好势头。
2017年1—12月10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
单位:万元
绝对值 |
增长(%) |
|
全 州 |
3359869.4 |
12.5 |
楚 雄 |
1400673.5 |
12.3 |
双 柏 |
107926.9 |
12.5 |
牟 定 |
153599.1 |
12.4 |
南 华 |
205105.8 |
12.3 |
姚 安 |
149060.3 |
12.3 |
大 姚 |
268826.7 |
12.2 |
永 仁 |
68880.5 |
12.5 |
元 谋 |
192393.0 |
12.8 |
武 定 |
253976.1 |
12.6 |
禄 丰 |
559427.5 |
12.2 |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传统零售增长乏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网络直销、海外代购等新兴模式对传统商贸企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家电卖场、大型超市、百货公司等主要传统零售业增长乏力。2017年,楚雄州限额以上百货商店、大型超市零售额增长乏力。以当前畅销手机为例,多数采取在购物平台、自营网站上抢购的营销模式,精准把握供需关系,分流了线下市场份额。1-12月,楚雄州实现通讯器材类零售额0.27亿元,同比负增长3.5%。
(二)成本上升面临压力。由于物价水平不断提高,原材料、商铺租金、人工成本上升,商贸企业日常运营成本不断增加,营利能力下降,给消费市场发展带来诸多压力。部分行业经营成本大,企业经营存在一定的风险压力。
区域发展差异较大。2017年,各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不一。楚雄、禄丰两个大县(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01亿元,占全州的58.3%,比上年增长12.3%和12.2%,增幅比全州低0.2和0.3个百分点;其他8个县实现社消费品零售总额139.98亿元,仅占全州的41.7%,增幅多数高于全州。总体看,重点县(市)表现不佳,经济总量小的县域消费品市场相对活跃。
(四)限额以下行业发展缓慢。1-12月,全州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1.12亿元,增长6.3%,占比达到56.9%,仅拉动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8个百分点。
四、对策建议
(一)抓住改革契机,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以传统产业改造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市场升级改造,加快市场经营模式创新,促进供应链集成创新,加大品牌战略实施,扩大品质商品供给,开展区域商业资源整合,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推进各类业态融合,加快“商品+服务”转型,促进城乡居民体验式、便利化消费, 做精做深体验式消费,形成一个运行效率高、客户体验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市场生态圈,以有效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提升市场环境品质和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随着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消费观也相应提升,但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市场环境品质之间的矛盾仍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意愿同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仍存在,建议进一步提升市场环境品质,构建安全放心、文明健康、公平公正、诚信友好的社会消费环境,让居民“放心”消费,同时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
(三)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增强消费市场后劲。一是进一步发展信息消费。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推动三网融合,夯实信息消费支撑能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增强信息消费供给,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二是进一步发展绿色消费。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标识、认证体系,支持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研发推广,促进空气净化器、绿色建材等产品消费。三是提升旅游休闲消费。稳步推进带薪休假和职工疗休养制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扩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老年养生、文化、运动休闲等旅游,推进商旅文体医融合。
(四)培育消费促进平台,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一是加快发展会展业。做强楚雄州会展促销平台,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加快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办好各类汽车特色展、订货会、商品博览会等专业性展会,有效拉动市场消费。二是大力发展各类节日促销平台。指导各地依托特色产业,利用重大节庆假日、“双十一”等,组织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包装策划实施一批购物、美食、会展、旅游休闲、文体、住房等各类促进消费活动,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促销活动平台。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信息科
地址:楚雄市鹿城东路281号 电话:0878-3389601 网站标识码:5323000023
滇ICP备20005621号
楚雄州公安局备案号: 53230102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