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州上下紧紧围绕省、州稳增长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州能源产品生产除发电量较快增长外,其他能源产品生产量呈不同程度下降。
一、2017年全州能源生产情况
(一)原煤生产大幅下降。由于我州煤炭行业稳步推进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227万吨,提前完成“十三五”的目标任务。全州规模以上煤炭生产企业由2015年末的8户减少到2017年末的3户(即楚雄市吕合镇石鼓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平浪煤矿和楚雄州吕合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数量的减少,导致全州煤炭产量大幅度下降。全州原煤产量连续四年呈不同程度的下降,2017年原煤产量是几年以来的最低产量,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据初步数据显示,2017年全州原煤产量62.66万吨,下降46.1%,其中:一般烟煤产量4.37万吨,同比下降93.0%;褐煤产量58.29万吨,同比增长8.7%。原煤产量中,褐煤产量占比高达93%,拉动原煤产量增长8.1个百分点。
(二)焦炭产量小幅下降,降幅逐月收窄。全州焦炭产量受年末两个月大幅增长的影响,产量小幅下降,降幅逐月收窄。2017年全州焦炭产量58.06万吨,下降0.3%,其中11月和12月产量分别为5.54万吨和5.96万吨,增长22.0%和32.5%。
(三)电力生产规模扩大,增幅逐月回落。2017年全州电力产量规模不断扩大,但增幅逐月回落。全州电力产量达63.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2%,增幅由年初的69.0%减缓到年末的24.2%,收窄了44.8个百分点,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分类别看:火力发电量5.18亿千瓦时,增长7.3%;水力发电量12.02亿千瓦时,增长4.3%;风力发电量40.94亿千瓦时,增长35.5%;太阳能发电量5.57亿千瓦时,增长17.7%。
1.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增加,占比不断扩大。在“十二五”期末和“十三五”期初,我州新建的一批风力发电项目陆续投入生产,有力促进我州风力发电快速增长。2017年末全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增加到164.35万千瓦时,全州风力发电量4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5%,占全州发电量的比重达64.3%,比去年(59.7%)提高4.6个百分点。全州风力发电量同比增长35.5%,拉动全州电力产量增长22.8个百分点,各类发电量占比如下图所示。
由于风力发电快速增长,促进清洁能源的较快增长和占比的提高。2017年全州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三类清洁能源产量58.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9%,清洁能源产量占全州电力产量的91.9%,比去年的90.5%提高1.4个百分点。
2.自产自用电量稳步增长。2017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自产自用电的企业有25户,自产自用电力5.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电力供应过剩逐步显现,市场竞争加大。去年8月以来我州电力产量达到自给自足,略有富裕的状况。而我州在“十二五”期间建成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投产后,发电设备容量迅速增加,产能扩大,2017年全州电力生产全面增长,风力发电量快速增长,虽然全社会电力消费稳步增长,但生产增长速度和消费增长速度相差15.5个百分点,生产企业并网存在诸多困难。而目前我州没有大的工业项目来消纳电力,全州用电需求增长乏力,电力供应过剩的局面逐步凸显,市场竞争加大。
(二)原煤产量下降幅度较大,煤炭行业增加值稳步下降。落后产能的有序退出,压缩我州煤炭产能,使全州规模以上原煤生产企业由2015年末的8户减少到2017年末的3户,全州原煤产量同比下降46.1%,2017年煤炭开采及洗选行业增加值2.85亿元,同比下降7.8%,煤炭自给自足能力降低,供应能力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
三、对策和建议
(一)推进电力交易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一是规范市场主体准入标准,按照能耗水平、排放水平、产业政策以及区域差别化政策等确定可参与直接交易的准入标准。二是逐步完善和创新制度,支持环保高效特别是超低排放机组通过直接交易和科学调度多发电;三是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多方直接交易,有序探索自主选择权,确定交易对象、电量和价格,直接洽谈合同,实现多方直接交易,为工商业企业等各类用户提供更加经济、优质的电力保障。
(二)促进煤炭企业脱困转型,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促进煤炭供需平衡、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是煤炭行业脱困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平稳化解产能过剩时,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解决好企业的兼并重组、产能退出的资产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等问题,维护好债权人、债务人以及企业职工等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保政策,促进煤炭企业行业脱困转型,加快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三)做好煤炭企业精准帮扶工作。一是重点推进我州列入改造升级和整合重组的企业做好改扩建和机械化改造项目核准、初步设计审批,指导企业完成技改项目的矿井竣工验收工作;二是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争取对我州煤矿在改扩建、机械化改造、复产复建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三是增强服务企业意识,多为企业想办法,在权限和规定程序内,缩短审批时限,服务好煤矿企业,争取我州列入改造升级和整合重组的煤矿早日开工建设,让完成改造升级的矿井尽快投入生产。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信息科
地址:楚雄市鹿城东路281号 电话:0878-3389601 网站标识码:5323000023
滇ICP备20005621号
楚雄州公安局备案号: 53230102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