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日臻完善,经济形势复杂变化,经济成分多样化,统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统计部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省州党委、政府对统计工作的要求,开拓创新、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公信力不断提高,统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统计生产方式实现新变革,实施了“四大工程”建设,基本实现统计报表无纸化、数字系统电子化、传输处理网络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统计现代化服务水平步伐加快,统计改革创新和规范管理取得新突破,统计制度进一步健全,专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进一步深化,统计公开透明取得新进展,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迈出新步伐,各项统计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统计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 新形势需要,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的期盼。还存在就统计搞统计,就数据分析数据,思路比较狭窄,视野不够开阔,横向纵向联系比较少,和服务对象沟通互动不够,展示统计成果的平台和手段比较少等,以至于在服务上针对性不强,抓不住重点,在分析报告上深度和精度不够,有见地的建议少,工作要求不够高。这是思想观念和思想境界的问题,如果不破除、不改变,不仅工作很被动,很可能还会被“大服务”时代抛弃,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当前,统计事业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统计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下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这个大局,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切实转观念、畅渠道、出精品。牢固树立“依法统计、科学统计”,为彝州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 要突出 “三个重点”、实现“五个转变”,抓实“七项工作”。
一、突出“三个重点”
突出服务决策,紧紧围绕全州经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和领导关注的重点、民生关注的热点进行科学选题、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将调研分析的热点、难点报告第一时间报送领导手中,为科学决策提供深层次统计服务。
突出服务部门和企业,积极建立相互沟通平台,主动服务,主动对接,联合办班,及时分析发展态势,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经济运行跟踪监测,并进行统计业务指导,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统计基础工作,确保统计基础工作扎实规范。
突出服务社会公众,建立完善楚雄数据APP网上查询平台,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逐步面向基层和社会公众服务,及时更新和维护好升级改版后楚雄统计信息外网,定期在楚雄日报发布统计数据、统计公报,不断拓宽和延伸统计产品服务公众的平台,提高统计公开透明,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
二、实现“五个转变”
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切实转变思维方式,教育引导统计干部要跳出统计看统计,从理念上变“有什么方法制度就搞什么统计”为“有什么统计需求就搞什么统计”,切实破除被动服务的统计思维,要做到主动、精细、务实、深入的服务。
单一服务向多元服务转变,积极适应发展需要,变主要为领导服务向“三为”服务转变,把企业和社会公众对产品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内容,优化整合数说发展统计服务系列产品,全面提升统计快报、领导干部手册等产品质量,打造统计服务精品,进一步优化统计服务产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晴雨表、指示器和风向标作用。
坐等服务向走出去服务转变,统计服务由单纯坐等用户上门咨询向主动上门服务和工作重心下移基层接地气服务转变,局领导班子及科室人员要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联系县市,深入基层、深入部门、深入企业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交流、指导和调研,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剖析经济社会新特点亮点,新趋势,新问题,把握发展大势,切实在提高统计服务能力和水平。
事后分析向事前监测转变,强化经济运行的预警监测,实现统计服务向客观反映、预测预警和分析对策、建议并重转变。坚持提早监测,提早预警,提早报告,充分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变“雪中送炭”为“雪前送炭”,增强服务的超前性和针对性。
“数库”向“智库”转变,破除关起门来看数据、就数据分析数据的传统观念,主动站到全州发展大局的高度来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层次研究分析数据背后反映的问题和经济发展规律。善于运用统计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枯燥的数据转化为决策的依据。真正做到既当“数库”又当“智库”。
三、抓实七项工作
一是抓监测,服务经济稳增长。着力提高对经济运行发展态势和结构变化的监测预判能力,加强分析解读,客观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收集整理基础指标,提早预测,及时预警,密切关注先行指标、跟踪数据变化,从数据变化中把握规律、趋势和特点,尽早掌握各方面的工作动态和数据的变化情况,加强经济社会形势的研判,形成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常态机制。提高研判的科学性,补齐统计监测不够强的弱项,以“工匠精神”抓好监测分析,把握发展大势,正确引导预期。
二是抓改革,适应发展新要求。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统计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动统计制度改革,坚决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实施意见》,将中央、省的统计改革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出台我州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和加强统计工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积极推进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建设改革,不断深化重点领域统计制度改革,更好适应并把握引领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
三是抓服务,展示统计新形象。进一步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和统计咨询服务。强化精准服务,提高统计分析研判的精准性和前瞻性,把经济形势、产业发展、结构变化,动能转换作为分析研究重点,补齐分析不深不透短板,特别要针对热点、焦点提出有深度的分析建议,切实改进服务方式,拓展统计服务渠道和服务领域,对一些真实情况,不宜公开提供的,可以内部重要信息、重要情况以专报等形式向州委州政府领导报送,并认真做好解释,为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更有效、更精准的量化依据和建议,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谋作用。
四是抓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始终坚持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生命线。认真贯彻落实《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规范统计行为,狠抓源头数据质量,严防弄虚作假,加强数据质量评估与核查,严格抓过程的监理,健全统计数据全过程控制制度,规范统计数据报送流程。及时掌握数据波动情况,摸清数据波动的具体原因,对数据环比同比增速异常,数据匹配性较低等问题进行重点查询,加强实地督查调研,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反映经济社会实际情况,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
五是抓法治,坚持从严治统兴统。加快建设法治统计,维护统计秩序,加大《统计法实施条例》、《意见》和《办法》的贯彻执行和宣传的力度,尽快修订我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管理规定》,依法管理和公布统计资料,依法开展统计执法监督和检查。在全社会营造依法统计,科学统计,关心支持统计的良好氛围,把宣传重点放在领导层、基层和调查对象上,围绕依法行政,深入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统计宣传教育,统计“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的新方式、新方法。不断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统计发展、破解统计难题的能力和水平。
六是抓基础,推进统计规范建设。提升“双基”建设水平,扎实抓好全州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巩固提升,重点加强基层和企业的业务指导和监管,进一步强化县、乡统计机构、企业统计的规范化建设和部门统计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统计基础台账和原始记录,做到“两有一实”即“数字上报有台账、台账数据要有凭证,凭证数据要真实,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提高企业和项目单位统计报表的质量。
七是抓教育,强化纪律转作风。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教育统计干部职工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同时,要巩固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在制度执行上严起来、日常管理上严起来、遵规守纪上严起来,做到数据要实、作风要实、服务要实,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条例》和《准则》的规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奋力谱写好统计发展的新篇章,全州广大统计干部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着力增强学习本领,改革创新本领,依法执政本领,专业技能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在新时代,显现新气象,作出新作为。以“钉钉子”精神和“工匠”精神抓好各项工作,为彝州的跨越发展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信息科
地址:楚雄市鹿城东路281号 电话:0878-3389601 网站标识码:5323000023
滇ICP备20005621号
楚雄州公安局备案号: 53230102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