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现回落 攻坚克难力保全年稳增长

索 引 号:115323000151676045-/2018-0601031 公开范围:公开 生效日期: 主 题 词: 文  号: 著录日期: 发布日期:2017-11-16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标      题: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现回落 攻坚克难力保全年稳增长



——楚雄州2017年1—3季度GDP构成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州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稳增长,力促经济稳步向好发展。但当前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稳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前三季度我州GDP增速比上半年出现回落,建筑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增幅回落较大,全年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一、1—3季度全州生产总值完成情况

生产总值: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667.84亿元,同比仅增长9.8%,排全省第6位,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4.25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9.76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3.83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特点、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原因分析

(一)第三产业大幅回落,拉动力减弱,是前三季度全州经济下行的主因

1—3季度,全州第三产业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与GDP增速回落幅度相同。第三产业行业构成中,除批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增速与上半年相比持平略增外,其余行业增幅均回落。与上半年相比,三产贡献率和拉动力分别回落1.1个和0.8个百分点。三产内部的公路运输总周转量、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电信业务总量、财政八项支出等10个基础指标增速与上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1—8月,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仅增长12.5%(其中贷款仅增长9.14%),增速比上半年(1—5月)回落了3.9个百分点,直接影响GDP增速回落约0.2个百分点左右。 1—9月我州信贷投放由高速增长转向快速萎缩,存款波动较大,贷款增势逐步趋缓,增长极不稳定。后续金融存贷的增长乏力,势必导致金融业对全年GDP增长支撑不足。

——1—9月,全州财政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合计同比仅增长25.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了6个百分点,直接影响GDP增速回落约0.3个百分点左右。财政八项支出连续几年来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基数较大,难以有大的增长空间,而财政八项支出所支撑的非营利性服务业行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增速回落对生产总值增速影响较大。

——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和营利性服务业相关基础指标增幅均比上半年不同程度回落,行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上半年下降0.3个、0.6个和0.9个百分点,合计影响GDP增速回落约0.1个百分点。商贸流通是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我州目前的发展实际一是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限额以上法人单位规模较小,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二是重点行业支撑不足,制约限额以上批发业的增长。从1—9月重点行业发展看,对全州商贸流通业影响较大的石油和烟草呈现“一增一降”的态势。3月份以来,全州石油制品业所实现的销售额均以17%以上的速度增长,1—9月增长20.2%,实现的销售额占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的12.3%。全州烟草制品业累计实现的批发业销售额则持续下降,1—9月下降10.4%,实现的销售额占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的42.7%。虽然石油制品业增长较快,但由于烟草制品业占比较大且大幅下降,直接拉低全州限额以上批发业增速。

(二)受建安价格指数攀升的影响,第二产业增速明显回落,呈现工业平稳增长建筑业下降态势

——1—3季度,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559.6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5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73.04亿元,增长10.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平稳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工业用电量回升。1—3季度,全州工业用电量增长9.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12.1个百分点;二是烟草制品业降幅继续收窄。1—9月,全州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降幅比1—6月(-4.4%)收窄1.9个百分点,下拉规上工业增速0.96百分点,负拉动比上半年缩小0.74个百分点;三是电力行业拉动作用明显。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企业迅速发展,加之观音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建成投产,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全州工业发展拉动作用明显,1—9月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6亿元,增长4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2个百分。其中1—9月观音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实现产值6.42亿元,增长16.4%。三季度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分别比上半年提高2.5个和0.1个百分点。在三季度价格指数攀升的基础上,仍对二产及GDP的增长起到了绝对拉动的作用。但是影响我州工业发展的一些不利情况仍然存在:一是我州规上工业规模较小,支撑不足。到9月底止,全州有32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亿元以上企业多年来维持在8户左右,2016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企业只有7户;二是工业新达规企业少,拉动力偏弱,缺乏新的增长点,工业增长主要靠原有存量,增速受限难以形成快速回升势头。9月底止,全州新达规企业净增加仅10户;三是受翘尾因素影响,后三个月要保持非烟工业的高速增长难度较大;四是部分重点行业增速出现回落。 1—9月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23%,比一、二季度增速分别回落29和6.5个百分点,呈高开低走、逐季回落态势。

——1—3季度,全州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6.9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仅增长16.7%,增幅比上半年下降2.9个百分点,直接影响GDP增速约0.3个百分点。建筑业增速出现大幅回落一方面是1-3季度建安工程价格指数比上半年上涨了2.6个点,另一方面是在我州投资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拉动下,近年来建筑业增加值基本上一直维持着20%以上的现价高增速。但由于我州建筑业企业资质偏低,竞争力不强,建筑业总产值统计实行在地注册统计原则,州内企业资质低无法参与竞争,许多重大项目虽然在我州施工,也不能纳入我州统计范围,因此建筑业总产值难以做大。

(三)第一产业发展平稳,但一产比重过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导致我州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速低的原因之一

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我州的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12.4:36.9:50.7、12.3:37.6:50.1、18.61:35.9:45.49,从中可以看出,1-3季度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基础上大幅上升,二、三产占比都在下降,三次产业拉动全州经济增长的作用力不协调。这反映了我州经济发展中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快的结构性突出矛盾。近年来,我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虽有了明显成效,但整体上农业产业集中度和市场化水平低,产品竞争力不强,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仍是现状。

三、工作建议

2017年全州经济要在前三季度出现明显下滑的不利条件下实现快速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要督促相关责任单位突出工作重点、有效应对困难、细化分解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如期实现。从我州今年前三季度构成GDP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情况来看,存在着产业结构不优的突出问题,我州经济要实现跨越发展,重点还是要放在二、三产业做强做大做优上,因为第一产业总体规模小,结构层次偏低,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业链偏短,发展不完善,新动能培育缓慢,只有做强做大做优二、三产业来反哺和提升一产的质量、效益和水平,以新发展理念面向市场调结构,精准务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重点产业为支撑,培育壮大二、三产业中的经济发展新动能,使全州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效益才能得到凸显。

(一)努力提高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力抓好工业稳增长。工业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的稳定器,工业的发展对完成经济发展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工业项目落地楚雄,形成增量。加大工业投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二是要加快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全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针对我州工业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按照全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平衡发展,形成互为推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从而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提升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全力抓好建筑业稳增长。建筑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今年前三季度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03%),其增长对支撑全州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争取全年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速在前三季度基础上有所提高。相关部门要千方百计把在我州开展建筑业活动的州内外企业都要纳入统计,做强做大建筑业总产值。

(三)确保重点行业支撑有力,全力抓好三产稳增长。一是稳住财政八项支出增速,抓好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稳增长。财政八项支出所在行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国家近期又对该行业季度核算基础指标使用时限进行了调整。为此行业主管部门要早预警、早行动、早对接、早协调,做到有备而战,主动出击,化解不利因素,争取全年财政八项支出保持平稳增长,努力提升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二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下滑势头,抓好金融业稳增长。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托打牢存贷款增长基础,以扶贫、三农、小微为切入点提升存贷款增长效率,对金融领域实行全覆盖统计;三是加快发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抓好消费稳增长。鉴于我州商贸流通企业规模偏小,行业发展参差不齐,产业结构不优,行业持续增长乏力,网购分流和限额以下商贸行业发展缓慢等实际情况,行业主管部门要因企施策,加大对批零住餐企业单位的跟踪监测力度,抓好企业申规达限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入库退库申报清理工作,科学优化商贸统计数据组成结构,提升限额以上行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增强限上行业对消费市场的推动作用,为全年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关闭】